人民日报解码:成都思政课怎么上

[来源]成都教育发布
[时间]2021-12-22

成都教育又上人民日报了,思政课怎么上?人民日报作了深度解码并对成都思政课的创新模式予以高度评价。

思政课怎么上?在成都,思政课不光在学校课堂上讲,还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那如何把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上,让思政课不仅有意义,更有意思呢?成都这些学校做了教科书级别的示范。

一、探究、体验、互动,创新教学形式

开展国旗下教育活动

富有哲理的成长故事、重大的时政新闻、精彩的校园情景剧……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每周一的国旗下活动都是思政大课,1300余名师生共同听课,内容包罗万象,从德育常规到传统节日,从身边小事到环境生态,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常务副校长、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杨成兰认为,教好思想政治课,就是在培根塑魂。

(图片说明:听抗美援朝英雄讲浴血奋战的故事)

开展项目式学习

根据课程主题构建相应的教学环境,开展项目式学习。龙江路小学大队辅导员、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黄瑞雪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课上,通过3个不同的场景——爷爷、爸爸和“我”三代人生活的环境,让学生交流汽车的发展历程,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

开展融合式学习

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历史场景,让学生对所需要认知的人或事产生真实的感知和体验,开展融合式学习。《义勇军进行曲》一课,音乐老师和思政老师双师同堂,思政老师营造历史场景,讲国歌的来历,普及国歌法;音乐老师讲授乐理知识,让学生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唤起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成都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采用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成都市武侯区各学校充分挖掘成都本地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天府文化等融入特色课程建设,开发思政校本特色课程。目前,全区已开发了“武侯小主人”“72行体验”“草堂一课”等37门特色课程。

(图片说明: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志愿活动)

二、遗址、草堂、博物馆,课堂无处不在

亮点满满的博物馆课

2020年年底,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教育集团举办的教育研讨会上,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校长助理叶德元的博物馆课令人印象深刻。“小小解说员”“文物模仿”“梦想博物馆”,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环节活泼有趣,吸引学生投入参与……综合实践课带领学生走进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杜甫草堂等,引导学生欣赏和挖掘文物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图片说明: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博物馆课程)

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近年来,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形成了三育多维课程思政创新体系。博物馆课程是其特色之一。

(图片说明: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党史学习教育)

把城市当课本,把博物馆当课堂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通过以天府文化为主线创设博物馆课程体系,让学生实现从了解到理解再到传承的教学效果。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常务副校长臧玲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充分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把课堂上抽象的知识生动地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实物展览,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与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健康成长。

(图片说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社会实践)

 “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臧玲说。

三、引导、评价、实施,打通难点堵点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工程。成都树德中学发挥高中作为基础学段承上启下的特点,以该校一校三区初高中为主体,联合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以及成都市实验小学和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项目组。

(图片说明:树德中学思政课)

项目组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从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文化与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5个方面统一重构课程体系。

各个学段、各有侧重

 “为了增加区分度,体现进阶性,我们在各学段都有所侧重。”饶玉萍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专题里,小学阶段就叫“童心向党”,初中阶段是“共产党好”,高中阶段是“解码中国共产党”。这样,在教学研讨时,思政课教师就知道每个学段侧重点的不同:小学阶段更强调感知现象,初中阶段要知其然,高中阶段要知其所以然,在大学阶段知其必然。

四、用教育评价来引导和支撑思政课体系建设

“新三好”评价体系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形成“家庭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新三好”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志愿服务评价,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思政品德教育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片说明: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思政活动)

教育评价——新型“指挥棒”

近年来,成都市将教育评价作为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抓住教育评价的“牛鼻子”,先后实施教育均衡化、现代化监测评价。2020年,成都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制定了《区(市)县“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施方案》,从德智体美劳5个维度,提取33个核心要素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切实以“五育”并举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率的评价导向。

“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衡量教育质量的现状正逐步改变,影响学生一生的核心素养,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沟通合作等技能,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都市委教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政府总督学陈蕾说。

成都的思政课,以多样的方式、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将思政课由单一、枯燥变得丰富、有趣,其成功之处的确值得大家学习和效仿。

Baidu
map